SPQ京彩文承实践队专访坦博艺苑馆长:一座民间博物馆的文化雄心与实践_文明_丝路

尊龙在哪里下载

尊龙在哪里下载

  • 首页
  • 尊龙在哪里下载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你的位置:尊龙在哪里下载 > 新闻动态 > SPQ京彩文承实践队专访坦博艺苑馆长:一座民间博物馆的文化雄心与实践_文明_丝路

    SPQ京彩文承实践队专访坦博艺苑馆长:一座民间博物馆的文化雄心与实践_文明_丝路

    发布日期:2025-08-19 15:43    点击次数:173

    “我们希望坦博艺苑成为展示整个人类文明的文化空间”

    在本次访谈中,白老师的话语如涓涓细流,将这座民间博物馆四十余载的历史娓娓道来。面对京彩文承实践团的深度采访,他描绘的不仅是一座艺术馆的成长史,更是一幅跨越古今中外的文明长卷。

    四十年积淀:丝路文明传承使命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在老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漫长的文化遗存收集之路。”白老师回顾坦博的起点时,眼中闪烁着对文化传承的执着。经过数十年积累,坦博将目光聚焦于丝绸之路上的八大古代文明——不仅涵盖中华、两河、埃及、印度四大原生文明,更延伸至波斯、希腊、罗马及草原文明的交融与碰撞。

    在“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感召下,坦博怀揣着更宏大的愿景:“联合国五常中,唯有中国缺少综合展示人类文明的博物馆。我们希望以坦博为种子,填补这一文化空白。”

    展开剩余88%

    镇馆之“魂”:四大特色收藏体系

    当被问及“镇馆之宝”,白老师给出了超越单一藏品的答案——坦博的四大特色收藏体系:

    1. 丝路文明遗珍:八大古代文明的文物串联起东西方交流的史诗。

    2. 奥林匹克艺术殿堂:与奥委会合作十余年,汇聚全球83国艺术家的最大尺幅油画、国画、书法等创纪录作品,成为21世纪艺术的重要现场。

    3. 六大思想体系载体:系统收藏儒、释、道、伊等思想流派的经典文献与艺术品,古籍善本与宗教造像默默诉说着精神追求。

    4. 徽州古建筑瑰宝:以“寓教于居”为魂的徽派建筑群,将哲学智慧凝于梁椽之间,成为活态的文化教科书。

    民间力量与文化传承

    “藏品来源?就是一个字——买。”白老师坦言民间收藏的朴素逻辑。在机缘与能力的平衡中,坦博以“顺势而为”的智慧逐步壮大。面对科技保护与修复的挑战,他谦逊表示:“我们作为跟随者,正努力向国际一流博物馆看齐。”

    面向未来:打造“人类文明缩影”教育空间

    对于坦博的未来,白老师勾勒出革命性的蓝图:

    “我们要办一个以教育为目的的,从东方到西方,从古代到当代,尽可能全的人类文明缩影空间。”

    在博物馆的叙事中,他看到了超越私塾、寺院乃至大学的可能——这里能提供最直观的跨时空文明对话场域。这种信念源于他投身文博的初心:“博物馆是与古人最直接的相遇,它让我们在文化传承中获得无上快乐。”

    寄语青年:在黄金时代成为“通才”

    采访尾声,白老师凝视着年轻的我们,赠言掷地有声:

    “年轻多好啊!要利用最好的时光,吸取最广泛的营养,将来为社会做一个通才的人才。”

    采访内容原文:

    学生:白老师您好,能否请你简要介绍一下坦博的建馆历史、核心地位?它最希望向公众传递什么?

    白老师:坦博艺苑做了四十多年的准备,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在老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开始收集各方面的艺术品或者说历史文化遗存,到今天我们的特色更侧重于沿丝绸之路的古代文明。我们把丝绸之路的文明提炼出八大文明,大家常说四大文明,四大是指四大原生文明——中华文明、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但是在期间又触发了古波斯、古希腊、古罗马和草原文明。所以这八大文明是我们坦博艺苑向公众、向社会展示的灵魂或主要内容。当然,有了这些内容,我们还有一个更大的希望,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下,在文化上也要美美与共。所以在这个事情上,以往我们做的还有点欠缺。世界上有四大人类文明的综合性博物馆——卢浮宫、大英、冬宫、大都会,按联合国五常的维度,就我们缺一个展示世界人类文明的博物馆,我们希望坦博艺苑作为这个项目的一个种子,逐渐地发展成一个能够在社会上为大家服务的、展示整个人类文明的一个文化空间。

    学生:坦博最具代表性的“镇馆之宝”是什么?它们为何如此重要?

    白老师:我们认为拿某一件作为镇馆之宝都有点偏薄弱,我们认为坦博艺苑在四个方面上小有成果,第一个是刚才说过的以丝路文明为代表的收藏。

    第二个,我们说文化不能只说古代的,还要说说当代的,当代的文化我们曾经梳理了全球目前在文化大方向上最成功的文化品牌是奥林匹克,而且顾拜旦在一百多年前搞奥林匹克就提了奥林匹克的三个精神——运动、科学、艺术。我们借奥林匹克08年来中国北京的这个机缘,跟国际奥委会一直在做奥林匹克美术大会,通过08年,包括伦敦的、里约的,青奥和东奥这些奥林匹克美术大会的实践,我们目前已经汇集了全球由83个国家一流艺术家的重要作品,你们已经看到了目前世界最大的油画、最大的国画、最大的书法、最大的水墨,包括我房间里还有一个最小的拇指大小的国画,还有对价最贵的。目前在21世纪全球艺术家汇聚的最丰富的,都在咱们这家,这是咱们坦博艺苑的第二个特色。

    第三个,我们认为人的思想有三个台阶,我们受教育绝大多数感受的是科学,科学再上一个台阶是哲学,哲学更高的台阶是神学或宗教。我们国家对宗教的管理叫佛道伊天基,我们认为儒家思想也是在哲学的顶点上,世界涉及最高级的思想有六个体系,儒释道伊天基,儒释道在国内发展很好了,伊天基相对接触地少一点,坦博艺苑对这六大块的藏品上,比较有特点的是儒释道伊。儒家主要就是大量的经典,办公室里包括展厅里摆放了很多古籍善本,那代表的是儒家的经典。佛学的咱们也有几个展厅,佛造像,佛塔,还有佛学艺术馆。还有道家的和伊斯兰教的一些文化遗存,因为暂时受空间的影响没有呈现出来。一旦将来新空间建好之后,这些都要呈现出来。

    第四块源于前面这些收藏,除了奥林匹克那些巨幅作品以外,尺寸都比较小,再有古代尺寸比较大的藏品原来受各方面影响,没有把它们汇聚起来。徽州古建筑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个经典,它以“寓教于居”的一个理念,把中国儒释道哲学思想利用民间艺术的形式,呈现在建筑的方方面面。所以第四块的特点呢,就是收集了大量的徽州古建筑,这在将来做一个综合性博物馆的时候也是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坦博的藏品主要来源有哪些?藏品征集方面,您遵循哪些标准和原则,又面临哪些挑战呢?

    白老师:作为民间收藏家的藏品来源,简单来说就一个字——买。毕竟是个人做的一个事情,受条件能力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就得是顺势而为,还是得等机缘,第一个能碰得到,第二个碰得到的东西还得能买得起。

    学生:我们都说藏品的保护和修复是博物馆的核心工作。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坦博在藏品科技保护方面投入了什么,取得了哪些成就?

    白老师:取得哪些成就这还谈不上,我们现在作为民间的收藏爱好者,愿意为社会做这么一份文博的服务,目前我们也是眼睛盯着国际上博物馆展陈和科技发展前沿,在博物馆展陈的策展、设计上面,在展品的管理上面,我们作为跟随者,跟随国际国内一流的博物馆,向它们学习,向它们靠近。

    学生:坦博面对不同的群体,开展了哪些多样的教育活动?有哪些创新性的尝试?

    白老师:其实到今天为止,受我们条件的影响,活动搞得并不是特别充分。主要是对公众提供一些展陈服务,对同学们提供一些交流、讲座,包括一些重要时期、重要展品的讲解。

    学生:展望未来几年,您对坦博的发展有怎样的愿景和规划?希望它在文化生态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白老师:我们希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文博行业的重视,有机缘、有条件的时候建设一个以人类文明为主线的综合性博物馆,当然我们也希望这个博物馆是一个创新性的博物馆。以往社会教育的最早的机构是私塾,像孔夫子的私塾。后来在汉代,白马寺建立了,寺院也是一个教育的机构。再往后呢,西方的大学形成了一个更好的教育空间。但是我们觉得,以往的这些教育空间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像一个博物馆,可以从古代到当代,从东方到西方,从不同的文化艺术各个门类,给大家提供一个直观的教育交流的空间。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要办一个以教育为目的的,从东方到西方,从古代到当代,尽可能全的人类文明的缩影的一个空间来扥大家交流。

    学生:您个人在博物馆领域工作了多年,是什么吸引您投身于此?工作中最让你感动或者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

    白老师:我觉得人生就是体验。几千年来给社会留下来的最重要的一块资源就是文化,或者说是不可替代的,只有文化是能够传承下来的。博物馆的工作是跟文化走得最近,也能够穿越历史最深远的一个工作。所以今天的任何一个学科,都没有一个比在博物馆里面跟古人的交集最直接,而且所涉及到的面最宽,跨越的时代最长的。所以这个工作对于我们这种需要被教育,需要认真学习的人来说,是一个特别好的一个归宿。我们在其中获得了很大快乐。

    学生:最后想问问您,对于我们此次到来的实践团同学们,您最想对我们说些什么?

    白老师:年轻多好啊!要利用最好的时光,吸取最广泛的营养,将来为社会做一个通才的人才。

    坦博艺苑档案

    文化坐标:民间综合性文明博物馆

    建馆历程:始于1980年代,四十年收藏积淀

    核心定位:丝路八大文明+奥林匹克艺术+六大思想体系+徽派建筑

    未来愿景:建设人类文明综合展示与教育空间

    当我们走出展厅,白老师那句“只有文化能够穿越历史”的箴言仍在回荡。这座民间博物馆以文物为舟、以文明为海,正载着中华文化自觉驶向更辽阔的水域——它要证明,在卢浮宫与大英博物馆的身旁,理应有一座属于中国的、讲述全人类故事的殿堂。

    SPQ京彩文承实践队

    京彩文承实践队隶属于北京科技大学SPQ科普实践团,我们以北京作为实践地,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强大动力,以文物与文化遗产公众化传播为核心,以文物背后的历史脉络、技艺智慧与人文故事为调研内容,以躬身实践打破文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通过系统性知识传播与创新性文化解读,搭建公众与文物的对话桥梁,推动文化遗产认知从“少数人的珍藏”迈向“全民的精神财富”。

    发布于:江西省

    栏目分类